找到相关内容1192篇,用时5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略说唐密

    为海会中尊。又以大悲所行,现于他受用身以度地上菩萨,更现百千万亿应化身以度众生,此等金刚大阿阁黎,世道稀有。唐密祖师达庵金刚遍照普门传灯大阿阇黎有诗记其转法轮盛况:根尘炯脱彰真体,一切如来注法流。...从此瑞应叠著,誉传遐尔,创造不少,平生要举,则在重振唐密。  四、唐密简要  唐密以六大缘起作为缘起观,以地水火风空识六大缘起宇宙万有,大为宇宙之本体,为佛与众生所依(故而众生与佛平等)。六大无碍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55860580.html
  •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

    淫欲、情欲、色欲、食欲、睡眠欲等多种欲望的众生所居之世界,其间男女参杂而居、多诸染欲,故称欲界。欲界众生的苦乐相差很大,包括: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阿修罗、人、六欲天(即欲界天)。因欲界为众生杂居之地...  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之果报虽有优劣、苦乐等差别,但都属于生死轮回之迷界,故为圣者所厌弃。  ,又称趣,指众生以自己所作的行为(业)而趣向来生的种生存形态或生存世界,亦即众生生死轮回的种去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00360819.html
  • 楚山绍琦禅师研究

    若指心之全体,不值唯心净土、唯心地狱、唯心所由生也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十方虚空生汝心内,犹如片云点大。”清里又云:“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:;”大哉心乎,何法不具。然,心佛及众生,是三无差别,祖师...非法。”所言‘心者,非妄想缘虑之心,乃虚明圆湛广大无相之心也。三世诸佛之所证,证此,心也,众生之所昧,昧此心也。…—·但将平日所蕴一切智见扫荡干净,单单提起一句阿弥陀佛,置之怀抱,默默体究,常时鞭...

    崔文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176108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无神思想——即其批破“一神”主宰思想的解析

    实在自体,不可能主宰万物,它们不在太虚大师的批判之内。而“有情神”虽然有人身的实体,但是没有神的超能,既不牵涉宇宙本体论,又不是永远不变的实我灵魂;它们和人、畜生差不多,都是众生,都有一定生死罪福,...大神我,就是《说文》中所谓的造物主,因为它能创造宇宙万有,所以名为“大神我”。印度婆罗门教认为大梵天能造万物,一切众生都是梵王所生;另有学说认为大自在天能造万物,一切天地人物皆是大自在天所造,这些都属于...

    体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1661366.html
  • 读《华严经》记

    。例如人天众生,声闻独觉圣人,以及诸佛菩萨,无不具备各自相顺的如是因、如是缘,必然成就如是果这一定律。世、出世间因果缘起,互相联系,相互依存,又相互制约,互不相碍,生灭如影如幻,无尽重重,但就其...二,《四圣谛品》,二品共一卷经。文殊菩萨又说娑婆世界中苦、集、灭、四圣谛的种种异名,和十方一切世界无量不同的四圣谛名,随诸众生的根性差别,令得调伏。三,《光明觉品》,佛两足轮放光,文殊菩萨颂赞佛的...

    刘 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5261533.html
  • 试谈藏族成文习惯法规的历史渊源与藏传佛教戒律之间的内在关系

    所有佛教寺院的某个墙壁上。画面上一个棕色愤怒的阎王抱着巨大的轮,巨牙獠齿衔着轮的上部,象征着轮回中的众生都逃不脱死亡的规律,整个构图呈圆轮图式,内外共分四道圆层。圆轮中心是鸽子、蛇和猪三种动物,分别象征生死轮回根源贪、瞋、痴,即鸽子代表贪,蛇代表嗔,猪代表痴;第二圈为黑白两色色段,分别象征三恶趣和三善趣,即善恶为上下两部段构图,具体图写六道轮回。上部三段分别描绘三善趣中的天界、人界和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161820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史研究

    § 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发展史研究§  王 文 雄  序  问题所在为众生由于无明所使,而流转于生死的苦海中,诸佛世尊,唯欲令五浊众生开佛知见,欲净化开发如来藏所含藏的真如佛性。欲示众生佛之知见,欲...即佛者,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以背合离尘,故轮回三途。而佛性的功德并不缺少,此谓理即佛。所谓心之理体即佛也。一切众生未闻佛法,不知修持,然一念心体,具足十法界,若能时时呈现净因佛性即完全同佛。  ...

    王 文 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5561879.html
  • 佛学研究方法谈

    在《密宗大意》中,黄忏华从六大、四曼、三密三个方面阐述了密宗的圆   融理论。他说:“此宗以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、识法,宇宙法界之本体,诸法缘起之根源。上自三世诸佛,下逮众生,乃至法界诸法,无一非...无碍,佛之外无众生众生之外无佛。是曰六大无碍。”【27】   六大是诸法体性,四曼是诸法相状。四曼就是四种曼荼罗【28】,它们是“法界上所具之差别相。上自法身如来,下至凡夫及器世间,其差别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4261921.html
  • 大圆满的教程----《心灵的慧灯》第二章 中国佛教宗派略论(一)

    藏于第八识中,时机成熟,即可变现为众生和世界万物(自然界)。种子又分“名言”种子和“业“种子。名言种子是前七识对过去,现在,未来,一切诸法生起觉照、思虑、分别、爱注、执着的作用,把对诸法的这种习气...则是达到了高潮,一直影响到隋唐时代。在对般若思想的解释方面,当时即形成派七宗,即:本无宗,无异宗,即色宗,识含宗,幻化宗,心无宗,缘会宗,其中以本无宗,即色宗,心无宗三者,最能概括当时对般若义理流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0562461.html
  • 净宗根本经典的选取

    客走他乡。竛竮,甘心忍受。曾无一念省觉出离之心。哀哉众生!犹如井底之蛙,不知道天空之辽阔,大海之浩淼。吾人亦复如是,受业力幻身的拘碍,只能认知目前同分共业的根身器界。对地外文明,乃至法界无量佛刹的...不忘,不但今生常得见佛,乃至多生多劫之后,均能常随佛学,如影之随形,不违不离。   其二,母子喻:十方如来见到众生受诸苦痛,如箭入心,如慈母见子受苦,忆念之心,无有疲厌,而众生不念佛,佛念众生,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162468.html